《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课程教学大纲(OBE模式)
发布时间:2021-08-13发布部门:ManBetX网页在线登录阅读次数: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General IntroductionMao Zedong Thought andSocialist Theor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2.课程代码 15209004 3.课程类别 公共基础课程 4.课程性质 必修 5.学时/学分 64(56+8)/ 4 6.先修课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7.适用专业 全校所有本科专业 二、课程的主要任务及目标 1.课程的主要任务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的主要课程,是全校各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本课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集中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主要内容、精神实质、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充分反映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为重点,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系统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充分反映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部署。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大学生更加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形成的理论成果;更加深刻地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历史变革、历史成就;更加透彻地理解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坚持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提升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程目标 目标1: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形成的理论成果;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历史变革、历史成就;理解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坚持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 目标2: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提升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为实现共产主义伟大事业奋斗终身。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序号 知识单元/章节 知识点 教学要求 推荐学时 教学方式 支撑课程目标 1 导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发展 1.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2.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 3.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 2 讲授讨论 1、2 2 第一章 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1.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2.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和活的灵魂 3.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1.了解: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和发展过程; 2.理解: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贯穿于毛泽东思想的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即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3.掌握: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对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指导意义。 4 讲授讨论 练习 1、2 3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依据 2.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1.了解:近代以来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实践基础; 2.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3.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革命的三大法宝、革命理论的重要意义。 4 讲授讨论 练习 1、2 4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1.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2.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3.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1.了解: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总路线; 2.理解: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3.掌握: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的重大意义。 2 讲授讨论 练习 1、2 5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1.初步探索的重要理论成果 2.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1.了解:初步探索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 2.理解:初步探索的重要意义; 3.掌握: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2 讲授讨论 练习 1、2 6 第五章 邓小平理论 1.邓小平理论形成 2.邓小平理论的基本问题和主要内容 3.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1.了解: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条件和形成过程; 2.理解:邓小平理论回答的基本问题; 3.掌握: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历史地位。 6 讲授讨论 练习 1、2 7 第六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1.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条件和形成过程; 2.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 3.掌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历史地位。 4 讲授讨论 练习 1、2 8 第七章 科学发展观 1.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2.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 3.科学发展观历史地位 1.了解: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条件和形成过程; 2.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3.掌握: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及历史地位。 2 讲授讨论 练习 1、2 9 第八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 1.了解:进入新时代的历史和现实依据; 2.理解: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意义; 3.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历史地位。 4 讲授讨论 练习 1、2 10 第九章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建成社会主义强国的战略安排 1.了解:中国梦的提出过程; 2.理解: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和实现中国梦的伟大意义; 3.掌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部署。 4 讲授讨论 练习 1、2 11 第十章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1.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3.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4.坚持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5.建设美丽中国 1.了解: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 2.理解: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的重要性; 3.掌握: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的具体思路、实现路径和方针政策。 12 讲授讨论 练习 1、2 12 第十一章“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全面深化改革 3.全面依法治国 4.全面从严治党 1.了解:“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形成的过程; 2.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的具体路径; 3.掌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意义。 4 讲授讨论 练习 1、2 13 第十二章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1.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 2.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1.了解:强国必须强军的战略思想; 2.理解: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中国特色强军之路; 3.掌握: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格局。 2 讲授讨论 练习 1、2 14 第十三章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1.坚持和平发展道路 2.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了解:世界发展趋势; 2.理解:中国外交政策和国际关系; 3.掌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内涵和具体策略。 2 讲授讨论 练习 1、2 15 第十四章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 2.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1.了解: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2.理解: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3.掌握:全面增强党的执政本领。 2 讲授讨论 练习 1、2 16 社会实践环节 1.理论反思 2.专题分析 3.理论考核 1.通过理论反思环节,让大学生深入思考中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的现实问题,进一步提升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基本规律的认识能力。 2.通过专题分析环节,进一步增强大学生对本课程最新理论成果的学习、理解、消化、吸收和内化,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 3.通过理论考核环节,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 社会考查 撰写考察报告 等 2 四、课程教学方式 (一)讲授 1.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运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与信息化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实效性。 2.构建双向互动教学过程,以信息平台教学资源为依托,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互动环节,利用平台互动功能,设计互动主题、对话热点,形成讨论+评析+反馈的互动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二)讨论 运用双向机制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情景设问等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回答问题,激发学生主动参与问题讨论,增强教学活力,开发自主创新能力,教学相长,实现教书育人的功能。 (三)社会实践活动 通过社会考察、经典阅读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其知识结构综合性以及对快速发展变化时代的适应能力。 五、课程的考核环节及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方式 (一)课程的考核环节 1.课程考核环节描述 本课程的考核方式为考试,课程的考核以考核学生能力培养目标的达成为主要目的,以检查学生对各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为重要内容,包括平时考核、社会实践和上机考试三部分。其中,平时考核包括考勤及作业、课堂表现两个环节,社会实践采用开卷考试的方式,以学习报告的形式体现,上机考试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课程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实践成绩、考试成绩三部分加权而成,平时成绩、实践成绩、考试成绩及总评成绩均为百分制,在总评成绩中,平时成绩、实践成绩、考试成绩所占的权重分l1、l2、l3,其中l1、l2、l3根据学校相关规定分别定为0.3、0.3、0.4。 六、建议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一)推荐教材 本书编写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8年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二)主要参考资料 [1]《毛泽东选集》(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邓小平文选》(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江泽民文选》(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胡锦涛文选》(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1-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6]《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7]《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8]《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 [9]《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 [1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